上海经济规模占长三角比重逐渐下滑 龙头地位仍难替
作为中国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域之一,长三角一直以上海的龙头发展为拉动,但是,随着内外环境对原有地域产业的冲击,上海经济规模占长三角比重呈逐年小幅削减。 8月13日,长期跟踪分析长三角经济运行的无锡统计局发布了其综合的数据:上半年长三角16座城市的GDP增速在企稳回升,整体的增速均值达9.4%,16座城市的经济总量为42381亿元。 而根据上海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上海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552.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增速落后长三角16市2.2个百分点,其经济总量占长三角的比例为22.5%。而在2011年全年,这一比例为23.4%。 “上海经济总量在长三角的比例逐渐下滑并不是这几年的事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表示:“很早就一直都有这个趋势。” 苏南更为抢眼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改革研究处陈群民对本报表示:“长三角政府间有个信息共享的网络,大家都对彼此的发展数据非常关心,上海这几年确实出现了这个情况,很难几句话能说得清楚。” 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全年长三角16市GDP达到82023亿元,占全国占全国的17.4%。其中上海GDP19196亿元,占长三角的23.4%;而在2007年,长三角GDP为46672.07亿元,上海GDP为12001亿,彼时上海占长三角的比例为25.7%。 同处长三角的江苏则显示了另外一番景象。 以2011年计,长三角范围内的江苏8市GDP为38767亿元,经济规模在长三角所占比重达47.3%,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此前在公布半年数据之时,江苏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兴远表示,2011年,江苏工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居全国第一,而“今年1-6月,江苏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快于GDP增速2个点,实体经济发挥出关键作用。” “长三角的发展过程中,的确苏南是一个极为抢眼的区域,否则怎么会有苏南模式出来呢。”宁越敏对本报分析:“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上海处于后工业化的时代,所以相比而言,传统工业的优势逐渐式微是上海经济的一个特点,这点上苏南在总量上做得很好。 对于江苏这个传统经济强省而言,传统的产业规模依旧庞大,其中,纺织、轻工、冶金三大产业居全国一二三位。江苏对于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步伐也一直在延续,其已实施1.53万亿元的技改项目,目前已经有6个传统产业做到万亿级。 江苏社科院一位教授表示,江苏几年内培育出物流、科技、服务外包等8大类上百个服务业产业园。服务业占比目前已经超过43%,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支撑。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