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探索”带动重庆领跑西部
“人无双腿不立,车无双轱不行。”如果把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比作一驾马车的话,那么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快慢,则取决于马车轱辘的驱动。在12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重庆市2011年经济工作会”上,薄熙来同志指出:咱重庆正在进行着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探索,一是我国西部能不能成为开放的前沿?二是共富之路能不能走通?能否实现“经发”与“共富”的双赢? 看到薄熙来同志的“两个探索”,笔者不禁眼前一亮。直辖后的重庆犹如一驾飞驰的马车,带动马车飞速前进的正是这两个关键的轱辘——“开放的前沿”与“共富之路”。开放的前沿让重庆从“腹地”走向“沿线”,从“三线”成为“一线”,从“跟跑”变为“领跑”,从而走出山城,走向世界;而共通之路则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把经济发展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调动了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全市人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反过来又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正是由于这“两个探索”轱辘的强劲拉动,重庆这驾马车才能够马不停蹄一路狂奔冲向“改革开放高地、西部金融高地、西部教育高地、西部城乡统筹高地”。 直辖十年来,重庆一直在探索能否成为“西部开放的前沿”。十四年的探索,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重庆当之无愧“西部开放前沿”这个称号:坐拥中国黄金水道“门户”,引领西部开发潮流,重庆成立了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国内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和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区——“两江新区”。耀眼的光环,吸引了众多金融巨擘和世界五百强企业前来扎根兴业,尤其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货运通道的开通,使重庆出发的货物在12天内就能到达欧洲各地,无异为重庆开放的前沿“锦上添花”。开放的前沿让重庆走出山城的“包围”,走向神州,走向世界,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不仅解放了思想,学到了先进发展经验,更重要地是向外界推介了重庆,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古老的重庆。开放的前沿不仅让山城变得魅力四射,而且充满自信,彰显气场,在开放的带动下,重庆的资源能够流向世界,全球的资源能够为重庆服务,促进重庆超常规发展,加速做大蛋糕。 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像重庆这样特征“复杂”: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既是“山洼洼”,又是“潮都市”。在这样一个特征复杂的背景下,如何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重庆一直在探索。今年,重庆市委一班人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缩差共富。“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不均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重庆市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发展理念,通过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大差距”,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使他们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全方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发展的原动力得以全面激发,生产力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在充分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果实之后,老百姓的积极性更足了,热情更高了,干劲更大了,紧紧围绕在市委、区县党委周围,同心协力,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如今的重庆,已经呈现出历史上发展最好的局面。 正是因为对“开放的前沿”和“共富之路”的不懈探索、深刻理解,才激发了重庆“发展原动力”(薄熙来语)。正是因为“发展的原动力”得到激发,生产要素才能更为高效地得到配置,生产潜能才能够得到全面调动,也正因为如此重庆这驾马车,才能够无后顾之忧、一路高歌猛进向“改革开放高地、西部金融高地、西部教育高地、西部城乡统筹高地”迈进。有这“两大探索”作内力驱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重庆一定是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未来的重庆一定能够冲出神州,走向全球!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