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安徽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安徽“三个强省”战略的区域实践思路

2011-12-7 13:0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29| 评论: 0

摘要: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三个强省战略目标,这是省委立足安徽实际、顺应全省人民期待作出的正确决策。淮北市是皖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把三个强省战略具体落实于加快皖北江南 ...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三个强省”战略目标,这是省委立足安徽实际、顺应全省人民期待作出的正确决策。淮北市是皖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把“三个强省”战略具体落实于加快“皖北江南、文明淮北”建设实践,为加快皖北崛起、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突出转型升级,夯实“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的物质基础。

  淮北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根据这一实际,我们将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一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配置。围绕打造煤电和非煤“两个千亿产业”,培育壮大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食品、矿山机械、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非煤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形成具有较强规模效应的非煤产业集群,彻底转变“煤电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快速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档次,使三次产业比由“十一五”末的8:64:28优化为5:62:33。二是着力推进产业层次向高端发展。紧紧抓住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淮北制造”向“淮北创造”转变。“十二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6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立足淮北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努力嵌入产业链高端,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加速淮北产业层次进档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全市6个省级开发区和10个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高标准建设市开发区新区,大力推进县区开发区扩区扩园,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努力构建各开发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放大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政策效应,坚持市域发展一盘棋的思想,深化市县合作、县区合作和城乡合作,扶持县区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未来五年,要确保实现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五个翻番”,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皖北地区“六个领先”。

  2、突出固本育人,集聚“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坚持以文化滋养城市,突出固本育人,以文化人,着力增强城市“软实力”。一是弘扬时代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继续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煤城人“燃烧自己、温暖大家”的品格,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坚持把创建作为永恒主题,健全完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指数,树立文明新风,提高文明素质,让人民群众持续享受文明创建成果。二是繁荣群众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三是打造特色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力度,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充分挖掘和展示煤城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特有的文化魅力,打好淮北汉文化、酒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影视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坚持以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加快洪庄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步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四是推广廉政文化。坚持将廉政教育与社会文化有效融合,发挥大型城市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的作用,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3、突出绿色和谐,绘就“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的美丽画卷。

  资源性城市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任务尤其繁重,为此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一是构建绿色发展的增长方式。巩固淮北作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取得的成果,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临涣煤焦化循环经济示范园二期工程建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范围之内;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加快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绿色集约型转变。二是构筑山水相依的城市形态。深入实施荒山绿化工程,大幅提高绿化率和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加快推进淮水北调工程和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大水资源保护开发力度,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城市山体水系治理改造,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完善中心城区水网、绿网和城乡生态网,着力构筑“三山环绕、六湖珠连、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城市形态,努力把淮北打造成为皖北乃至黄淮海地区最宜居的山水生态城市。三是构造城乡共美的人居环境。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同时,紧紧抓住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机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镇村对接延伸;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淮北市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