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贵州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贵州省思南县发展10万亩生态茶园促农民增收纪实

2011-11-25 13:2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81| 评论: 0

摘要: 红红火火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   如何遏制土地石漠化,促进农民增收?贵州省思南县在开展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活动中,抢抓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生态茶园10万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 ...


红红火火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

  如何遏制土地石漠化,促进农民增收?贵州省思南县在开展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活动中,抢抓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生态茶园10万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土地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使生态茶园成为乌江的绿色生态屏障。

  依靠科技 高标准建设生态茶园

  自2008年以来,该县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逐年推进的原则,建立了香坝、张家寨、大坝场三大茶区,建设生态茶园6.2万亩,改造老茶园0.48万亩。2011年,该县新建茶园3.4万亩,使全县达到10.48万亩的茶园规模。

  “以科技为支撑,我县建立了‘一分栽九分管’的工作机制。2008年,共建茶园1.27万亩,仅两年管护期就养成茶蓬,提前一年投产,使农民提前一年得到发展茶产业的实惠。”该县农牧科技局局长何其荣兴奋地说。自今年以来,该县以茶区为单位举办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茶农2.5万余人次。农业科技人员与种茶大户结对子,走进茶区地块开展“一助一”的技术辅导。青杠坡镇农民张羽贵高兴地说:“今年,我家人均收入3000多元。这一切都得益于镇里每个季度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得益于农技人员的精心辅导。”

  多措并举 做大茶叶产业

  “要多措并举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特色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该县县委书记胡洪成说。思南县发动具有经营能力、经济实力雄厚的农村致富能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茶产业。香坝乡农民梁祖友成立了思南县天香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了该县首家名优茶叶加工厂,解决了15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香坝乡麻匡坝村种茶大户李学文高兴地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解除了农民卖茶的后顾之忧。2008年,我种植茶树13亩,今年初见成效,每亩收入可达2000多元。”

  据该县茶商局局长杨秀进介绍,该县成立了1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5万农民发展生态茶产业,走上增收之路。

  “采取社会融资、招商引资等模式发展生态茶产业,既弥补了对生态茶产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的短板,又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该县县长刘云成动情地说。2011年3月,张家寨镇成功进行了社会融资,成立了思南凉都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投入68万元资金租赁茶山720亩。目前,该公司在茶园管理方面已投入40多万元。农民林家飞高兴地说:“我在茶山管理茶园,每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还可以照顾家庭。”

  今年8月,该县又引进了江口县梵天素心白茶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孙家坝镇建立了3000亩白茶基地。目前,白茶基地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据了解,该县已完成7家本地企业、8家外商的融资工作,发展生态茶产业。

  创优品牌 做强茶叶产业

  “质量、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生命,要加大品牌的创建和宣传力度,抢占市场先机,不断拓宽茶产品的销售市场,做强茶叶产业。”该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安德琼说。今年3月,该县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的1350亩茶园基地获得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转换结束时间为2012年3月31日,其中生产绿茶鲜叶65吨,生产白茶鲜叶10吨。转换期结束后,其认证产地产品将正式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对于荣获国家质监、工商等部门认定的国家级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有机生态茶品牌的企业,该县给予2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省质监、工商等部门认定的省级名牌产品、着名商标的企业,该县给予10万元的奖励。据了解,该县的亿朗茶香、馨韵牌东坡毛尖、鑫兴、馨韵牌石林春芽等茶叶品牌多次在国内获奖,馨韵牌石林春牙获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馨韵牌东坡毛尖获国际名茶评委会银奖。目前,贵州思南生态茶产品的市场销售前景看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