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危机根源

2011-11-4 10:5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18| 评论: 0

摘要:   危机爆发之前,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资金已经形成封闭的循环体系:首先由拥有特殊资源关系的企业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从银行取得利息较低的贷款。这些贷款的第一流向是能够产生高额回报的煤炭行业,而能源企业则以此 ...

  危机爆发之前,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资金已经形成封闭的循环体系:首先由拥有特殊资源关系的企业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从银行取得利息较低的贷款。这些贷款的第一流向是能够产生高额回报的煤炭行业,而能源企业则以此创造出较为充裕的货币资本。以这部分资本为主形成其民间借贷体系第一级,主要投向两个领域:第一是投资新的煤矿或用于一些旧矿的改造升级,第二是流入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开发。企业或个人获得此类借贷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在短期内取得房产证、土地证或采矿证等可以获得抵押资质的证明,然后再从银行套取低息贷款以偿还借贷。

  通常,由于有高利润行业作为出口,这种民间借贷资金循环起初能维持正常运转。但其同时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会迅速推高土地价格、矿产价格以及房价。而一旦资产价格突破临界点,就有产生泡沫的巨大风险。宏观调控来临,房地产市场限购,银行信贷紧缩,当出口和源头都被堵死的时候,惟有采取“借新还旧”的模式来维持。本就脆弱的民间信用很难保证资金循环体系不出现一丝裂缝。

  换句话说,正是当地房地产泡沫幻灭导致民间资本链条断裂,最终引爆了鄂尔多斯此轮民间借贷危机。

  民间资本集中但房地产市场不那么发达的地区,同一时期所遭遇的威胁就比较小。比如陕北地区民间融资的活跃程度较之鄂尔多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其主导产业煤炭行业在其经济指标中绝对重头的占比,使其在此轮危机中与鄂尔多斯表现出显着的差别,目前陕北地区的民间融资依然活跃。

  鄂尔多斯一些以煤炭为主业的能源企业也介入了民间借贷体系及房地产领域中,尽管损失不菲,但仍可依靠煤炭行业的高利润来弥补亏空。出现较大问题的还是那些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

  相比于民间借贷体系已经悄然发育多年的温州地区,鄂尔多斯民间借贷体系中的高利贷层级较少。这从利息水平也有所体现:温州一些高利贷月息可炒至0.1元以上,而鄂尔多斯则长期维持在月息0.03~0.06元之间。另外,在温州民间借贷体系由制造业等低利润实业作为第一级,由其套取银行低息贷款,再投向诸如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其杠杆率极高,抗风险能力较弱。而鄂尔多斯民间借贷体系是由高利润的煤炭行业贷出,并大量投入房地产业,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鄂尔多斯、温州是中国民间资本与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可谓典型案例。但此现象已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大多数中国城市当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