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山东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关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发展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探析

2011-11-2 16:4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62| 评论: 0

摘要: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中国科产 ...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中国科产业集群有利于在工业经济中实现生产力的区域化布局,有利于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经济运行和生产过程的精细化、专业化、系列化。集群经济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始终注重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近年来在三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深入调研,积极引导扶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又先后培育了机械和水表两大产业集群,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

  一、兰山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010年,全区发展食品产业企业600家,形成了年屠宰加工生猪1000万头、肉鸡6000万只,各类大豆制品8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基地,形成了金锣集团、三维油脂、六和集团、龙盛饲料等龙头骨干企业;全区发展各类板材及其配套企业近3000家,其中成品人造板生产企业700余家,年产各类人造板900多万立方米,产品出口欧洲、北美、中东、韩国、日本等地,是闻名全国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形成了新港木业、千山木业、海峰木业、凯源木业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冶炼企业100余家,形成了年加工各类铜材33万吨,铝15万吨的生产能力,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铜材生产加工基地,金升金属、金象铝业、蒙山铝业、新福昌铝业、沂光电缆、利升铅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得到了快速成长。

  二、兰山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形成模式多样化。

  兰山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其发展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资源优势型。主要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并进而汇聚形成的产业集群。比如义堂和朱保的板材产业初期,由于原材料和人工价格较低,而且投入较少、市场较好,形成了铺天盖地竞相发展板材企业。二是大企业带动型。是在大企业主导下,由龙头企业扩张裂变或带动而成。如金锣集团和三维集团的超大规模带动相关食品行业的迅速崛起。三是市场催生型。蒙山铝业和金象铝业创业初期只是搞铝型材贸易,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铝型材市场的深入了解,逐步转入建立自己的企业,一步步走向壮大。四是“一镇一品”型。是在某个镇出现某个产品的集中生产的格局,如白沙埠的水表产业,随着三川水表的竣工投产和鲁蒙水表、冠翔水表等企业的壮大,白沙埠仪表行业发展迅猛,全国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其中水表附件占全国产销量的60%以上,产业优势明显。

  (二)发展阶段多层次。

  成熟的产业集群一般由分散办企业、企业趋向集中、形成产业链、形成产业高地、形成区域品牌等发展阶段。兰山区产业集群从发展所处阶段来看,大致处于以下几类。一类是具有了一定成熟度,形成了区域品牌和创新体系。如食品产业集群、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取得了行业话语权,金锣集团所在地半程镇已获得“全国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食品特色产业镇称号。第二类是具备了区域性产业规模和知名度。如2007年兰山区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创建国家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先进区”荣誉称号;义堂镇获得省级板材特色产业镇。第三类是形成了特色产业,各种生产要素向产业链集中。三禾永佳、华星、金立、盖氏机械等企业不断壮大和崛起,植保机械方面已经是全国最大的零配件生产基地,盖式机械生产的汽车刹车片半成品在全国占有很大份额,市场占有额直接带动了大量配套中小企业的加入,各种生产要素向产业链集中。

  (三)初步效应已形成。

  兰山区的产业集群已经有了合理的企业构成,涌现一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产品,集群的效应初步显现。从企业构成来看,兰山区产业集群既有金锣集团、金升集团、三维集团、蒙山铝业、龙盛集团等集群龙头企业,也有华星、三禾永佳、海峰木业、三川水表等骨干企业,还有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进行配套。从产品、品牌来看,兰山区已形成一批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品牌。

  三、兰山区产业集群主要思路和做法

  (一)围绕骨干提升谋发展,明晰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兰山区在建区之始就确立了“突出抓骨干”的思路,并根据经济的发展实际,连续实施了多个培植产业集群的重点工程。自200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又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工业经济优化提升年”活动,突出高新技术、龙头带动、品牌争创、园区建设、循环经济五大工作重点,建设食品、板材、有色金属、机械、仪器仪表五大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发展环境、运行模式四个方面的优化提升。

  (二)加快园区建设促发展,完善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培植产业集群,首先要为产业集群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近年来,该区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集约化”的思路,快速推进了临沂工业园和金锣科技园两大园区建设,园区内电、水、讯、热、气、宽带网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实现了“七通一平”。如今全区逐步形成了以金锣集团、三维集团为龙头,以半程为基地的食品加工业;以华星工程机械和金立机械为龙头,以工业园为基地的机械制造业集群;经过对板材行业的优化提升形成了代庄、南楼、朱保北、朱保南四个板材工业园区;围绕南坊、枣沟头打造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以白沙埠镇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水表产业基地。

  (三)实施重点突破发展,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一是以名牌争创为工作突破口,实现产业集群运行机制升级。该区里设立了名牌奖励基金,对争创成功的企业进行重奖,还设立了区级品牌库,对纳入区级库的50种优质产品,50个优质商标加大培植力度,并优先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全区企业对“名牌兴企”、“名牌促销”工作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要我创名牌变为我要创名牌,争名牌、创名牌、保名牌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全区上下营造出了“重商标、创名牌、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培育现代企业家为工作突破口,实现产业集群人才管理机制升级。兰山区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在全区喊响了“人才兴区、人才兴工,人才兴企”口号,形成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遗余力培养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人才的良好氛围。区里每年都通过组织产业集群骨干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到外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等形式,引导企业家们认识到自己在全区经济建设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认识到自身发展的差距与不足,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提高做大做强的本领,形成了以周连奎、王景连、姜肇理等为代表的一支精于管理、善于发展、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为全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是以淘汰落后产能为突破口,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兰山区把国家对节能降耗的强制性要求,作为该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效型、节约型转变。

  四是以技术改造为工作突破口,实现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升级。技术创新是企业创造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兰山区积极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引进人才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方面加大费用投入,努力构建“产学研”联合机制,营造了有利于保护发明创造、促进技术创新的环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