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淄川联社给力区域经济发展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农村信用联社积极探索信贷支企新思路,找准信贷工作的切入点,大力推进了中小企业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截至1月底,全区各类贷款余额54.22亿元,先后支持了西河红木、双杨建陶、城镇新能源等多个惠农富农项目,在当地经济转型过程中,谱写了绚烂的篇章。 “大联保体”做强特色农业 自2010年以来,该联社把大联保体贷款作为今年全区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的重点,并结合“六信”评定扎实开展“大联保体”贷款的评信、授信工作,明确大联保体贷款业务发展的长期规划,落实相关责任。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组建大联保体759个,授信7.94亿元,实际发放大联保体贷款6.09亿元,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太河镇北下册村,空气清新,水源洁净。该村将位于太河水库大坝下的一片地改造成了有机莲藕示范基地,目前已开发200亩,其中比较大的有16户藕农,组成了淄川农信社第一个大联保体,国先胜是他们的组长。“我家有4个藕池,共有8亩水面,每亩年投入3000元,年收入1万到1万2千元。”国先胜告诉记者:“是淄川农信社的支持,俺才发展到今天。自打从农信社贷了20万元建起了藕池,俺们大联保体的成员就尝到了甜头,只要进藕种进鸡苗需要资金,随时就能从农信社拿到贷款,太方便了!” “躬身送贷” 给力“红木家具之乡”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后续影响,该联社不等不靠,积极推行“躬身送贷,阳光办贷”活动,俯下身来对企业进行调查走访,主动走出去营销贷款,不仅促进了联社各项业务的发展,也“贷”动了一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梦琦红木家具公司通过多年对市场的把握,认为当前红木木材价格相对偏低,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大好时机,准备大量购进木材,由于自身积累不足,眼看着良机将要错失,焦急万分。得知到这一情况后,联社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向该企业推荐了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双方一拍即合,不久联社为该企业办理了全联社首笔第三方监管质押贷款,金额1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企业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产品销路逐步扩大,现已发展成为省内红木家具行业的龙头企业。 “绿色信贷”助推“新能源” 长期以来,该联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支农原则,大力支持新型能源企业,开创了“农户、政府、信用社”三赢的局面。截至去年底,全区累计发放“新能源”贷款6000万元,有利地促进了地方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2005年,当大部分企业还在使用煤炭作能源的时候,双杨镇藏梓村许魁就看到了发展新能源中的巨大经济潜力。可是资金短缺成为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回想起公司的发展历程,许魁深有感触地说:“那时候国家刚刚出台支持新型能源企业发展的政策,咱也能看到其中的市场潜力,技术人员、原料都具备,可就是没有流动资金,当时心想这么个新产业,还不知道能不能发展起来,算了,不折腾了。可周围朋友们都劝我去信用社贷款发展企业,我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来到信用社,没想到他们这么支持,一下子就给我办下了30万元的贷款,公司这才有了发展原动力。” 有了发展资金的许魁如鱼得水,很快就注册了自己的有限公司。同年,公司生产的秸秆气化炉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次年,该公司启动的农作物秸秆气化清洁燃料入户示范工程报送山东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奖励资金项目,并获得淄博市的财政支持。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当地政府及信用社的支持下,已建成1000立方米大型秸秆气化炉和30套小型秸秆气化炉,解决了全村近300户的取暖、做饭等日常用气,成为带领当地新型能源企业发展的领头羊。 “阳光办贷”助力江北瓷都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该联社秉承“优质服务”的办社理念,大力推行“阳光办贷”,进一步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贷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联合地方政府、企业举办“政、信、企”座谈会,通过座谈、调查等方式,了解辖内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主动向有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的企业营销贷款,拓展新业务,实现了多方共赢。同时,大力营销新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方案,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同其他金融机构展开竞争,争取了一批高端优质客户。 国润陶瓷公司是当地有名的建陶企业,由于市场需求量大,销路广,资金占用时间长,时常为资金周转问题困扰。有时,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企业负责人袁国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时机一个个从眼前溜走。当地信用社客户经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成立了考察组,积极了解其市场、销路,以及原材料供应情况。在对该公司进行详细考察后,一次性为该企业审批贷款890万元,解决了他资金周转不畅的症结。“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这才是我们中小企业自己的银行啊!”企业负责人袁国友深有感触地说。目前,江北瓷都在当地信用社的资金支持下,已经成为全区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