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区“花落”河南郑州
摘要: 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区花落郑州,河南再次向世人发出它的声音。郑州此次为何获此殊荣?大河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谢雨蓉。 郑州一举拿下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 ...
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区“花落”郑州,河南再次向世人发出它的声音。郑州此次为何获此“殊荣”?大河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谢雨蓉。 郑州一举拿下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区的桂冠,原因之一是“定位”。 谢雨蓉说,国家对郑州的定位是一个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提出郑州要成为一个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南北交流合作的“战略性通道”,以及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谢雨蓉加重了语气,她认为,通道是通过性需求,枢纽是组织型需求。所以要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让河南发挥物流组织功能,从“通道”变成“枢纽”。 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谢雨蓉说,国家将“大任”放在郑州、河南的肩头,也是从中原经济区产业体系建设角度考虑。 谢雨蓉说,国家需要一个带动力极强、通过物流链条能形成区域产业链的物流中心,为全国服务,甚至是成为国际性的物流枢纽。而郑州运输方式齐全,能将各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无缝对接,这奠定了郑州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 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三化协调发展,发展航空物流,对发展现代农业,包括农业延伸的产业链,都起到服务、引导作用。谢雨蓉认为,这也是航空港落地郑州的题中应有之意。 对于郑州航空物流比较薄弱,在谢雨蓉看来,破题关键在于解决“需求支撑”。谢雨蓉分析,郑州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富士康,它有旺盛的航空运输需求。利用富士康,去建设跟其产业体系相配套的物流环境,把比较知名的、特别是有全球性物流运作能力的企业引进来,供需双向推动,郑州物流业发展壮大之后,再去创造条件,吸引其他临空产业,开始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而使产业体系升级。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